关于无锡主城区中山路、人民路步行街化的思考
 本站      547人浏览过      2018-05-13
1 思考背景
      步行街是指在城市中心区交通较集中的区域设置专门的行人专用道,步行街一般分为休闲步行街和商业步行街。商业步行街在国内外大型城市中较为多见,这一类步行街是以谋求商业价值提升为目标,同时兼顾市中心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质量。商业步行街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体现了城市的繁荣,既有商业价值,也有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
     无锡市以解放路作为内环形成的主城区作为无锡过去及目前主要的商业中心,随着众多城市综合体的集聚,进一步提升了解放环路内商业圈购物环境的品质。但是同样带来了交通拥堵、综合体分散、商业主题不明确、对外知名度低等一系列的负面问题。本文章借鉴国内外步行街设计的理念,结合解放环路主城区商住聚集点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目前人民路位于解放环路内的长度约为1.4km,两侧集中了恒隆广场、三阳广场、苏宁广场等城市综合体;中山路位于解放环路内的长度约为2.1km,两侧集中了红豆国际广场、崇安寺商业中心、大东方百货、汇金广场、南禅寺商业中心等综合体。与此同时,中山路和人民路还作为解放环路内重要的交通主干道,承担了大量车辆交通出行需求。
      无锡主城区近年来一批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带动了周边商业价值的提升。但是,仍然缺少一个品牌鲜明、品质优秀、体量庞大、省内知名的核心商业圈。即便在解放环路内部,城市综合体之间也缺少商贸服务的互补联动效应,核心商圈的发展格局仍然停留在“点”与“点”之间。

       从交通组织上分析,也存在多处问题。街道横向人流沟通的需求特别大,比如苏宁广场与崇安寺景区。街道沿路还设置了多处公交站台,更加造成了高峰时段的拥堵。当然地铁的开通,地下通道结合地铁站点的实施会缓解一些节点的行人过街的问题,但仍然没有解决。


2 国内经典案例

上海南京路: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南京路起源于1851年从外滩通往河南路抛球场的花园弄(Park Lane)。1854年延筑至浙江路、俗称大马路。1862年再次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正式定名为南京路。自1905年至1911年,犹太人哈同在南京路铺硬木路面。1908年3月,通行有轨电车。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租界被废除,民国上海市政府统一将南京路更名为南京东路,原静安寺路更名为南京西路,统称南京路,全长约5公里。1953年南京东路拆除因有轨电车而铺设的铁藜木路面,改铺混凝土路面。

2000年起,南京路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建造了特色步行街——南京路步行街,路面最宽处达28米,总长1200多米。

1997年,黄浦区人民政府斥资完成了九江路的拓宽工程,继而于1998年拓宽辟通了天津路,1999年又将九江路辟通延伸至南京西路黄河路口。步行街正位于地铁河南路站和西藏路(人民公园)站的区间段上,这些都为南京路步行街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见,步行街的设置必须配合以其他的交通配合方案,否则步行街不仅仅不能带来良好的商业价值,还会带来负面的交通拥堵压力。

王府井步行街:位于中国首都北京最繁华地段,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有中国第一街之称,也是观光客到北京的必游之地。它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街,全长约1800多米。王府井步行街的整治规划将其定性为北京商业第一街,商业风格以现代新潮为主,从金鱼胡同到与长安街相界的南口,810米长略呈波浪型的大街两侧分布着12个大型商场,除原有的百货大楼、工艺美术大楼、穆斯林大厦、外文书店、协和商场、新东安商场外,还新建了百货大楼新楼、东华服装、明辉大厦、好友世界、丹耀大厦、东方广场等六个大型购物娱乐商务综合性商厦,大型商场一条街的格局在北京可谓是独一无二的。

王府井步行街不仅仅从商业价值的开发入手,更注重北京文化、传统名店的挖掘。无锡的步行街规划应该借鉴王府井步行街的成功之处,将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结合起来。 


总体布局

根据解放环路内现状地块及交通组织的需要,建议步行街实施范围为:中山路(县前西街-学前东路)、人民路(健康路-新生路)。其中中山路步行街范围全长1000m,人民路步行街范围全长720m。中山路步行街主要串联起五星电器T12、云蝠大厦、崇安寺商业中心、大成巷步行街、东方广场、三阳广场、三凤桥、汇金广场、无锡八佰伴及南禅寺景区等。而人民路主要串联起恒隆广场、三阳广场、摩天360以及苏宁广场等。化“点”为“线”,以“线”成“面”,打造苏锡常地区最具商机和活力的商贸、商务及购物中心地带,形成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核心商核。


4 对现状城市综合体的影响分析

根据目前解放环路内部的城市综合体以及商业中心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山路和人民路的步行街能够涵盖其大部分。将这些商业中心和综合体整合在以中山路和人民路的两条主轴上,形成购物一条龙的高中低档多层次选择以及服装、电子、美食、精品工艺等一系列多方面的搭配,整合上述商业中心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商业竞争合力,塑造商业城市新形象。在这些商业中心及综合体的连接处配以体现无锡城市发展历史的人文雕塑、文字展示,体现无锡的风土人情、民俗民味,也可以使得人们在休闲购物之余享受浓厚的无锡味道。

现状的城市综合体都是建在人流量大,车流量大的核心地段。上下班高峰或者周末期间,道路拥堵不堪,大量的汽车尾气导致解放环路内空气质量较差。如果步行街后期的交通细化设计能够结合公共交通,大量减少中山路、人民路周围的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改善无锡主城区中心商务区的居住环境,提供消费者良好舒适的购物环境,也反过来促进了步行街人流的诱增,提升了其自然环境吸引力。


交通组织

解放环路内部的主干路网由如下道路组成:解放环路、学前街、人民路、中山路、县前街、健康路、新生路、崇宁路以及复兴路等。其中,解放环路作为中心城区最重要的交通发散干道,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中心城区内外围发散的主要道路。横向沟通目前主要依靠县前街、人民路、崇宁路和学前街,从大区域路网来看,县前街和人民路包括学前街连接起快速内环、通江大道、兴源路等外围重要道路;纵向主要为中山路,北接北大街直至凤翔路,南至南长街。上述道路路网的特点决定了步行街设置的段落及方式。

需要提出的是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交通组织比较困难。大量的就诊车辆包括急救车辆以及医院职工上下班车辆目前需要在中山路上解决出入,当然在新生路上的次出入口也可解决一部分,但限于新生路道路宽度,解决能力有限,且目前二院的主出入口也是直接对着中山路的。所以中山路段的步行街建议范围为县前西街至学前路段。

人民路最核心的商业中心大多集中在健康路至新生路段,主要包括恒隆广场、崇安寺商业中心、苏宁广场等。而起终点选择健康路与新生路也是避免了步行街的设置对解放环路内为数不多的纵向道路的阻隔。

步行街化后的交通组织是否成功是决定步行街能否实施的核心问题。从解放环路内部现实情况来看,开辟新的干线通道已无可能,可利用现状道路进行调整和扩容。

具体布置如下:


将新生路(县前街~解放南路)、健康路(人民路~解放南路)设置成单行线。这个调整主要是考虑到中山路步行街化后的分流考虑,减少中山路步行街化后的交通压力。利用新生路、健康路与学前街、崇宁路以及一些地块间支路的衔接,解决中山路步行街两侧现状地块车辆出行的刚性需求。新生路单行方向由北至南,健康路单行方向由南至北。

文化聚集作用

无锡是一个拥有浓郁的历史和人文气息的城市,在解放环路内更是集中了多处历史文化景点。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应该只把精力集中在摩天大楼和宽敞的道路上,更要寻觅那些被城市发展的滚滚车轮抖落的历史人文印记。换言之,历史积淀与商业开发不应该是此消彼长,应该是相得益彰。

解放环路内聚集了多处的历史人文景点,经过这几年市政府对相关历史文化景点的保护及开发,众多的文化印记被凸显出来。比如人民路上的小娄巷、解放东路上的东林书院、学前路上的薛福成故居、中山路上建于上世纪初的天主教堂、崇宁路上的秦邦宪故居、崇安寺的阿炳故居及无锡县立图书馆等一大批人文景点。正是这些散布在解放环路内的历史人文景点与周边众多的商业中心形成人文与商业、历史与现代、快节奏与慢生活的有机融合。

但是这些景点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即个体较小、景点特征单一。随着中山路、人民路周边城市综合体和大量高端办公楼的兴起,解放环路内的商贸购物氛围弱化了内部这些人文景点的文化气息。如果能够采取合理的布局调整,将商务和人文景点通过慢行系统整合起来,将解放环路内的商务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提档,对擢升无锡市中心城区的形象大有好处。设置步行街,不仅仅将各大商业中心在空间上整合在一个慢行系统中,也可以将中山路和人民路上历史和现代的时间感整合在一起。



总结

根据解放环路内部的现状商业地块分布以及轨道交通线路和机动车辆出行需求包括内部的历史人文景点分布来看,中山路与人民路步行街化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当然,步行街化以后相应的环境配套、店面改造工作也应该同步实施。我们认为中山路、人民路步行街化对目前主要的城市综合体和传统的商业中心融合作用巨大,可以促进各商业资源的互补,提高中山路、人民路核心商业圈的价值,形成无锡市乃至长三角一张新“名片”。





 
Copyright © 江苏省科佳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解放北路21号(锡州银行大厦)11楼  邮编:214000  电话:0510-82835908  传真:0510-82835918
Email:wxkjgc@163.com 备案号: 苏ICP备05017679号 技术支持:无锡巨铭